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1475年——1564年),又譯“米開蘭基羅”“米高安哲羅”,生于意大利佛羅倫斯加柏里斯鎮,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名文藝巨匠,將他的智慧和作品貢獻給了人類,對文藝復興時期和之后的文化發展都造成了無與倫比的巨大影響。他多才多藝,是雕刻家、畫家、建筑家、詩人。由于當時社會的因素,使得他的人生倍感坎坷、世態炎涼,在漫長的70余年的藝術生涯中,用作品表達出當時社會戲劇般的效果、人物的磅礴的氣勢和人類的面對厄運的悲壯。他與列奧納多·達·芬奇和拉斐爾·桑喬并稱“文藝復興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稱,雖然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那個時代的他和達·芬奇與拉斐爾從來不一起討論學術上的事情,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路,最終成就了這樣的自己。1564年去世于羅馬,得天獨厚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制作了著名的《大衛》《雕塑》和《圣家族》《酒神巴庫斯》和《哀悼基督》。

米開朗基羅

《酒神巴庫斯》
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1452年~1519年)全名LeonardoDiSerpieroDaVinci,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科學家、發明家、畫家。是不可多得的全能人才,被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可見他的藝術是如此的精湛。在鉆研科學、工程領和他的藝術作品一樣令人難忘與杰出。達·芬奇在歐陸行程中通過自身敏銳的觀察并不斷的創作,最終成就了世界巨大財富,多達13,000頁的筆記手稿中的繪畫全是混合藝術與科學所組成的紀錄。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杰作《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巖間圣母》。


《蒙娜麗莎》

《最后的晚餐》
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年-1640年)全名PeterPaulRubens,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第一人。豐富閱歷使得巴洛克風格不僅華麗,更著眼于生命力與感情的表達,肖像畫技巧完美,引人入勝,成為了之后幾百年藝術發展的重要研究藝術的資料。他的創作的如此的多彩多姿,帶有威尼斯畫派的風格,色彩運用多變,顏色渾厚,人物突出,自由奔放。主要代表《萊爾馬公爵騎馬像》《圣海倫娜》《豎起十字架》《基督戴荊冠》。

魯本斯

《菜爾馬公爵騎馬像》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1606年—1669年)全名RembrandtHarmenszoonvanRijn,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同時也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曾經在家鄉開設畫室。畫作體裁廣泛,最擅長風景畫、肖像畫、宗教畫、風俗畫、歷史畫等。主要代表《木匠家庭》《夜巡》《三棵樹》《浪子回頭》《尼古拉·特爾普教授的解剖課》。

倫勃朗.菜因

《以馬杵斯的晚餐》
塞尚(1839年-1906年),后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西方“現代繪畫之父”,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出來”。畢生追求表現形式,對運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創造,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參加印象主義畫派的活動,以鄙棄印象主義者追摹自然界表面色光反射的做法,提倡按照畫家的思想和精神重新認識外界事物,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依照這種認識重新組構外界事物,這是新的突破。主要代表《埃斯泰克的海灣》《縊死者之屋》《肖凱肖像》《靜物蘋果籃子》。

保羅.塞尚

《埃斯泰克的海灣》
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1840年-1926年)全名ClaudeMonet,最重要的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在理論和實踐中將物體表現的淋漓盡致。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對于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涂式的輪廓線。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光色與空氣的不同表達,使得自然的光色變幻中立馬抒發出感覺,同樣的主題運用不同的色彩驗證了色彩與光完美的結合,呈現出了不同的效果。主要代表《印象·日出》《盧昂大教堂》《睡蓮系列》《維特尼附近的罌粟花田》。

莫奈

《穿紅背心的男孩》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1890年)全名Vincent Willem van Gogh,又稱”凡高”,荷蘭后印象派畫家,作品躋身于全球最著名、廣為人知與珍貴的藝術行列。出生于新教牧師家庭。作為后印象主義的先驅,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的發展,突出表現在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主要代表《星夜》《鶯尾花尾花》《向日葵》《有烏鴉的麥田》等。

《星夜》
勃羅·魯伊斯·畢加索(1881年-1973年)全名PabloPicasso,生于西班牙的馬加拉市,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了不朽的地位。是現代藝術(立體派)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是一位偉大的畫家、雕塑家。作為一位多才多藝天才藝術家,自幼已經有非凡的藝術才能,16歲畢業畫《探望病人》參加全國美展。手上的畫,多如牛毛,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秮喭r少女》《和平鴿》《塞納河邊的女人》《卡門》。

《亞威農少女》
薩爾瓦多·達利(1904年-1989年)全名SalvadorDali,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三個畫家之一:他與畢加索、馬蒂斯并列。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把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巧妙的地混合在一起。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非;钴S,這對于他后來的生涯尤其重要。最為有名的是《記憶的永恒》《一條安達魯狗》《內戰的預兆》。

《記憶的永恒》
馬蒂斯(1825年-1905年)就學于學院派畫家布格羅門下,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莫羅對繪畫色彩的主觀性論述,給馬蒂斯很大的影響。馬蒂斯對雕塑藝術所貫注的極大熱情,如同他在繪畫中使用著飽滿、單純的色彩一樣,他希望做到體量和形態"本能地向我涌來"。主要代表《綠色的線條》《奢華、寧靜、快樂》《開著的窗戶》《戴帽的婦人》。

《戴帽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