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域旅游開發對當地文化的影響
旅游目的地的本土文化是當地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內的文化構成了旅游形象的核心。不同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語言風俗等文化是刺激外地游客出游獵奇的一個主要動機。比如,人們去麗江探尋摩梭傳統而又神秘的走婚風俗;去西藏拉薩布達拉宮感受藏傳佛教的莊嚴與肅穆;去陜北親歷黃土高坡人民的熱情與豪爽......不難看出,區域旅游的開發對于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區域旅游開發的深入,由于外來文化的入侵、過分包裝本土文化等原因也對當地的民俗文化帶來了很大的沖擊。與居民對旅游經濟影響感知相似,本地居民對旅游的正面社會文化影響感知強烈,對旅游的負面社會文化影響感知較弱。如果不給與恰當的重視,勢必會造成本土文化的淹沒與缺失。因此,既要珍惜區域開發帶來的本土文化的良性發展,又要正視其帶來的負面效應并采取相應的舉措加以調適。
二、區域旅游開發對本地文化帶來了正面的影響
。ㄒ唬﹨^域旅游開發是對本地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本土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資源,在進行開發與建設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區域在進行旅游區規劃時,首要做的就是對該地的資源進行普查,包括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而人文資源中就囊括了豐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區域旅游能夠弘揚與傳承本地文化主要是因為:其一,使目的地文化底蘊深厚但又鮮為人知的文化得以廣泛傳播。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絢爛多姿的傳統文化,但是有些傳統文化由于分散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地區而不被人知。但是,為了發展這些地區的經濟,國家政府會開展一些旅游扶貧項目,對該區域進行旅游開發,這些區域的一些傳統、優秀的文化也會被世人所知,區域旅游開發這一舉措無疑保護與發展了當地的文化!渡嗉馍系闹袊凡粌H僅是美食記錄篇,更像是區域旅游開發中的飲食文化的探索,因為它弘揚了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同時,使記錄過的美食所在地區變成了旅游熱點。其二,它使一些瀕臨斷傳的本土文化得以重新重視與傳承。在進行區域旅游開發時,一些被本地居民淡忘的本土文化也被挖掘出來,在這種文化被適當包裝推向市場引起旅游者的熱捧時,這種淡忘的本土文化又重新激起當地居民的自豪感與保護欲。這對于當地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ǘ﹨^域旅游開發是破除落后文化、注入新鮮血液的重要法寶
當某地進行完旅游開發推向市場以后,會有大量的游客進入該地。同時也會帶來客源地的先進文化,這對于落后地區破除一些封建迷信思想、注入當代氣息的先進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些落后地區在未得到開發之前,就有封建迷信思想嚴重、一夫多妻制不合法現象,甚至還保留原始社會時期殘忍的懲罰犯罪人民的方法等等。在開發形成旅游景區景點以后,隨著外地游客的進入給當地居民帶來了現代文化和思想,使一些陳舊的文化得到廢止。
三、區域旅游的開發同時也對本土文化造成了一些負面效應
。ㄒ唬├骝寗勇糜纹髽I秉承“先造謠,再造勢”的理念,虛構捏造文化
本土特色文化作為一種旅游資源,有著多樣化的存在形式和豐富的內涵。這些地方文化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滿足人們的精神追求,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糧。但是某一些旅游企業在進行旅游開發的過程中,為了制造賣點,吸引游客,謀經濟利益。不惜歪曲歷史而虛構捏造文化故事來擴大旅游市場的影響力。比如在一些景區的活動廣場處上演諸如《新白娘子傳奇歪傳》等情景劇,丑化典故以博取游客的笑點;蛘呤菍δ骋晃幕瘍H僅大力造勢宣傳表面膚淺的東西以吸引游客的眼球。如某些少數民族擁有一些特殊的婚嫁風俗,但是開發者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不惜將其完整的形式拆散開,只將一些新奇的其他民族婚嫁風俗中沒有的環節留下來,讓游客欣賞到的僅僅是一場文化鬧劇,失去了本土文化的原真性。
。ǘ┍就撂厣袼孜幕瘍群蝗趸,原始宗教文化瀕臨斷傳
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是建立在其具有獨特性和神秘性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一些企業和商家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為了博取旅游者的喜愛,將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文化包裝成迎合旅游者口味的旅游商品。從表面上看,本地的民俗文化得到了推廣,但是得以傳播與推廣的只是民俗文化的外在和表面。而民俗文化的內涵卻逐漸被弱化、異化甚至扭曲。如隨著旅游的開發,瀘沽湖一度成為旅游熱點,而隨著大量外地游客的涌入,傳統、淳樸的摩梭文化正逐漸被弱化、淡化甚至同化。
一些鮮有、寶貴的原始宗教文化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也失去了其淳樸性變得世俗化和商業化,使這種原始宗教文化一度遭遇瀕臨斷傳。如麗江市的地方宗教達巴教。達巴教以“和諧完美”為教義,宣揚的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并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體現。在過去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達巴,并且根據教規在行教時是不計報酬、不能盤剝收到幫助的人們。但是隨著該區域內旅游的開發、市場經濟的介入,加之當地居民受到新的價值觀念的影響,當地的人民不再讓自己的孩子去學達巴,而去學校接受現代教育。這種轉變使達巴教陷入后繼無人、逐漸被歷史淹沒的窘境之中。
。ㄈ┯喜糠钟慰瞳C奇心理,使落后的封建、迷信和腐朽文化重現
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就是被重點清除的對象。在一些自然風景區,為了增強其人文景觀,豐富景區的文化底蘊會深度挖掘一些歷史名人的生活足跡,結合當地的特色文化來吸引更多的游客。但是有些區域在進行旅游開發的過程中,受到利益的驅動,盲目的迎合部分游客的獵奇心理,傳播腐朽落后的文化思想。比如在西部邊疆少數民族的文化演出中,已經被摒棄了的封建迷信活動和習俗卻呈現在大家面前,將落后和低俗呈現在人們的眼前,極大的降低了民族文化價值和旅游形象。而有的地方為了突出地域特色,不惜為歷史上的反動人物修墓立碑,如“安徽歙縣柘林鎮有人為明代勾結倭寇、為虎作倀的大海盜修墓立碑”,這種情景實在讓人痛心。
。ㄋ模┞糜握叩慕槿霂淼牟徽畾鈬乐赜绊懥水數氐拇緲阒L
隨著旅游活動逐步走向大眾化,旅游的人群也魚龍混雜。雖然大部分游客具有良好的修養和較高的素質,但是也不排除仍有少部分旅游群體帶著滿身的惡習四處活動。在一些民風淳樸、居民熱情好客的村寨,隨著區域旅游的開發逐步走向旅游者的視野。隨著旅游者大量的涌入給當地居民帶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時,一些不正之風、不良之氣也荼毒了當地居民的心靈。一些外地游客的不良生活習慣、不正當的價值觀念在與社區居民交往的過程中由于長時間的耳濡目染而傳遞給了當地居民,使當地的文化蒙上了一重陰影。如一些原始的村落在經過旅游開發后,竟成為黃、賭、毒的重災地區。
四、針對這些負面影響,提出一些調適方法和建議
。ㄒ唬┨岣唛_發企業對本土文化的重視程度,對區域旅游資源進行深層次開發
無論是以自然旅游資源為主的區域旅游開發,還是以人文旅游資源為主的區域旅游開發,都應該將文化內涵的開拓與豐富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挖掘當地的文化內涵,提升景區的文化品味關系到旅游區的生命。旅游景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文化的競爭。旅游開發者在進行區域旅游開發之前,首先要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內涵,將本土特色文化轉化為具有競爭力和賣點的重要旅游資源。在充分保護和尊重本土文化和原真性和獨特性的前提下,進行深層次的有序開發。將本土特色文化轉化為旅游資本,既有利于提高當地的旅游收入,又有利于弘揚與傳播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文化脫貧,通過文化致富。如貴州省雷山縣朗得苗寨就是一個通過保護民族村寨,開展文化旅游脫貧致富的典型案例。在朗得苗寨對外開放后,以古樸自然、濃郁的民風民俗和保護完好的苗族歷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村民們不僅得到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并且該地的民風民俗文化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ǘ┰谶M行民俗文化旅游開發時,注重對民俗文化知識產權的保護
一些民俗文化作為當地寶貴的人文資源,具有特殊的旅游吸引力。這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但是在開發過程中必須謹慎對待。特別是一些具有深厚內涵的民俗文化,應該著重把握民俗文化的內涵。目前我國關于民俗文化及相應的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出臺,這導致了一些地方的民俗文化和知識產權被盜用、濫用等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不利益維持和弘揚民俗文化。針對這種情況,地方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條例來保護當地的民俗文化產業。
。ㄈ┕膭钌鐓^居民參與旅游開發活動,提高社區居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保護欲
一些本土文化隨著旅游的開發、旅游者的進入而逐漸被淡化、同化的原因是當地居民對于自身這種寶貴本土文化的漠視、理解程度不夠。應該建立社區居民集體參與旅游開發的模式,讓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習慣中將本土文化呈現出來,將其開發為一種可視的旅游體驗項目。這樣不僅使游客感受到原生態的文化,提高游客滿意度,還可以讓當地居民體驗到自身文化的獨特性、神秘性和魅力之處,能夠激發社區居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增強對本土文化的保護欲,有效的防止因外來文化的入侵對本土文化造成的文化沖擊與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