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院慶70周年系列活動陸續啟動。6月5日劇本朗讀《阮玲玉》首先上演,通過線上實時直播的方式與觀眾在人藝實驗劇場相聚。
此次劇本朗讀選擇的《阮玲玉》是北京人藝保留劇目,由編劇錦云創作,作者用寫意化的敘述方式和詩化語言再現了阮玲玉細膩的內心和戲劇的一生。此次由北京人藝青年演員通過劇本朗讀的形式來呈現,不僅展示了劇本獨特的風貌,還配合了別具一格的舞臺形式,讓觀眾耳目一新。
“因為作者的戲劇結構是流動的,所以我們也讓大家在舞臺上‘動’起來,不只是讀,還配合了舞臺調度。”導演韓清介紹道。雖然演員手持劇本,但他們在舞臺上再現了作品隔空對話、時空交替的舞臺形態。同時導演還設計了演員的雙重身份——上場時作為演出者,下場時又坐在觀眾席,以觀眾的身份來旁觀,更加突出該劇中每個人都是阮玲玉生命中的過客與看客這一主題。
作者在寫作《阮玲玉》時強調是在寫人物的靈魂,據介紹,這也是此次青年演員們進行劇本朗讀的目標——走近人物,塑造出人物的靈魂。作為一次劇本朗讀,如何用聲音塑造人物還是此次演出的核心。
“我們青年一代有熱情,有真誠,在建院70周年之際,我們也要展示出自己的風貌。”韓清介紹。
雖然因為疫情防控的變化,劇本朗讀排練一度轉為線上,但青年演員們仍然在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與藝術追求。前期儲備和收集大量資料,排練時不斷討論與磨合,每位演員都對角色賦予了自己的解讀。如何掌握語言的分寸感,如何在關鍵時刻進行交流,這些細節都以朗讀方式精準表現。同時導演和演員們為了突出院慶主題,還特別設置了一個儀式感十足的環節,演出開始前在舞臺前方放置劇本,演員從桌上拿起劇本,結束后,所有人將劇本整整齊齊的放在桌上,定格之后再走上舞臺,以此形式來致敬戲劇,致敬舞臺,致敬人藝。
作為北京人藝70周年院慶系列活動的開端,本次活動以排演的高完成度和與劇作契合的舞臺調度,刷新了觀眾對于“劇本朗讀”這一形式的理解,也提升了廣大觀眾對后續活動的支持預期。在70周年院慶期間,北京人藝將有更多直播活動陸續開展,等待更多觀眾走進直播間,共同為人藝慶生。